|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麻城非物质文化资源

麻城非物质文化资源

关键词:麻城 民间 锣鼓 白果 歌舞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麻城信息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mache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812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麻城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是麻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鄂东人民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珍贵文化遗产。现介绍如下:
    一、东路花鼓戏。又名“东腔”,戏曲剧种。起源于湖北麻城,流行于鄂东、蕲春、罗田等地,具有近两百多年历史。是在当地民歌小调演变的“哦呵腔”的基础上形成并吸收了清戏的声腔和剧目。唱腔有正腔、二高腔、二行、叹腔和小调;剧目有《卖花记》等大戏,也有《打猎回家》等高腔剧目。在解放后成立了专业剧团。演唱配上弦乐伴奏,又保留了人声帮腔,有一定特色。
    二、麻城花挑。大别山是民间歌舞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保留了历史上民间歌舞的基本特征,产生了一系列精品歌舞表演形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麻城花挑历史悠久,以花挑、锣鼓、锁呐及二胡等乐器为代表,配以山歌短调。麻城市福田河镇是麻城花挑的主产地,目前麻城花挑流传于整个麻城市及大别山地区。1956年麻城花挑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歌舞会演,并作为优秀节目进入中南海为中央领导作专场演出。1978年麻城花挑表演者作为群众演员参加电影《吉鸿昌》演出。
    三、莲相歌舞。属民间歌舞,流传于麻城市,历史悠久。其表现形式:以锣鼓、二胡等乐器为代表,配以山歌、短调、词曲,随意性较大,可说、可唱,在黄土岗镇已有上千年的演出历史。
    四、龙池桥龙灯。龙池桥龙灯已传承达数百年,以龙灯、鱼灯、莲花灯配以锣鼓游乡表演,现有龙池桥村、红石堰村、城西村、陵园村等表演队伍,人员160余名。
    五、东山老米酒。传统酿造几千年,其酒含十二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能通脉活血。过去作为贡品,具有独特的酿造艺术。
    六、宋埠纸拉花。有30多年历史,手工工艺,主要工艺有染色、印花、画花、折叠成形、烘焙等,工艺精美,用于装饰家居环境和节日喜庆,行销欧美及东南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七、歧亭骨髓炎中药秘方。在民间流传达数百年。解放后,麻城卫生系统将其纳入正规医疗机构开设门诊,1985年经省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批准正式建立骨髓炎医院,主要传承人张自强。
    八、宋埠蔡家山陶器。制作工艺相传了四百多年,其制作方法独特,形象逼真、享誉鄂东。
    九、中驿空心面。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中馆驿镇挂面街,由一尤姓师傅研制而成,配料有精粉、小磨麻油和粉。工艺流程有和面、盘条、再进入砌箱,存放一夜之后,再盘条,上筷、挂架反复拉制而成。此面的特点是根细如丝,面内为空心,有五至七个小眼,根条匀称,爽水可口,久煮不浑,曾为送入京城的贡品,得到朝廷赏识。制作工艺传承至今,现已成为下洲村的支柱产业。
    十、夫子河鱼面。是鄂东名特产品,它因制作工艺独特,别具一格,所以享誉国内外,成为美食佳肴,馈赠珍品。
    十一、龟山岩绿茶。龟峰山是湖北著名的产茶区,龟山岩绿有其独到的制作工艺。制出的茶色美、味香、口感甚佳,是绿茶名品。
    十二、白果肉糕。是麻城地区享有盛名的美食佳肴,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肉糕是桌上之主菜,它可干炒、红烧、干煎、干蒸、水煮,味道鲜美。并有清耳明目,补充大脑营养之功能。白果肉糕(又称鱼糕),是用鱼、猪肉(五花肉)、鸡蛋、苕粉配制而成,其工序为:先取鱼去其头、皮、刺,将鱼肉剁成茸状,再取一定比例的猪肉剁成茸状,两者加鸡蛋、苕粉和其他配料混合放入盆中,兑适量水拌匀,达到一定干湿度,放入蒸笼蒸熟后即可食用。
    十三、剪纸画。已流传十三代,现有传承人丁宋凡,能剪出房屋花鸟、山水、虫鱼等几十种画。
    十四、白果皮影戏。是麻城地区唯一用地方方言演唱的剧种,传承达数百年,活跃在黄冈、新洲、团风、罗田、红安、麻城等县市,曾多次出席过省地会演。白果皮影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由过去的只有男演员,发展到今天有男、女演员分角色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因此久演不衰,独具一格,该皮影戏传承人戴家法是湖北省民间艺人协会会员。
    十五、民间善书。阎河善书原来有一个表演群体,演出节目达100多个连台本戏,200多个单本戏,现有传承人3人。
    十六、东颜街牌子锣。已传承300多年,是歧亭镇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该音乐以锣鼓、唢呐为主要乐器演奏,其曲牌多达100多首,从古至今一直没有间断,现有演奏人员老中青三代20多人。
    十七、悬钟崖诗集。自清代至今社会各界人士来悬钟崖观光作诗,留下笔迹。
    十八、杏花村传说。歧亭杏花村建于唐朝初期,以生产美酒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作就是闻于斯、写于斯,宋朝方士陈季常在此隐居,大学士苏东坡四到杏花,撰写了《方山子传》,流传于世。
    十九、柏子塔的传说。阎河柏子塔属国家保护文物,始建于唐代,民间流传的故事又多又奇,世世代代流传至今,凡是阎河人,都能讲述,传承人相当多。
    二十、李贽的传说。李贽曾经在阎河钓鱼台办过女子黉学,提倡女子放足,在阎河著书立说,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十一、凤到山的传说。凤到山是一座集道教、旅游、抗倭、红色根据地为一体的名山,山上景点繁多,有官印殿、凤头、凤尾、青龙桥、巨灵劈、挡夫石、捻军石墙寨、仙人洞、龙床,山下还有红军医院,一个景点都有一个优美的传说。
    二十二、梅之焕的传说。梅之焕曾经在盐田河讨过米,流传着不少动人的故事。
    二十三、红色歌谣。顺河、乘马是革命老区,在这里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在革命年代诞生了很多红色歌谣,为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十四、南湖婚俗。流传于麻城市南湖一带的婚俗以弘奉吉祥、恭敬双亲、嬉男典雅、热闹、礼辞讲究、和谐为鲜明特点,具有浓厚的大别山地方特色。
    二十五、南湖丧礼。流传于麻城市南湖、麻城城关地区一带的丧礼有载:始于魏晋、讲究颇多、由割棺、起势、落气、净身、立灵、唱教、哭望心台、守夜、除灵、落地等组成。截至目前为止,南湖丧礼是目前大别山地区集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最典雅的民俗活动。
    二十六、东山黑锣鼓。又名打“黑壳”,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开展活动,年年到各垸打黑壳。舞狮、民间武术表演一起活动,传说能驱邪消灾,祈求平安、吉祥。
    二十七、三道面饭。是麻城地区举办喜宴的特有菜肴,主要是订亲请媒人、结婚谢媒人、长者过生庆寿谢亲友的专用菜。具体是烧麦、汤面饺、发糕,全部用面粉为主料制成,故名三道面饭,是肉糕席十大碗开席前的序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713-2916956 传真: 邮箱:234123754#qq.com
地址:湖北省麻城市建设路 版权所属湖北倍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邮编:438300
Copyright © 2004-2024 麻城信息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