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麻城民间艺术

麻城民间艺术

关键词:麻城,民间,艺术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麻城信息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mache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98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古城历史愈久愈香,麻城文化代代相传。麻城是东路花鼓戏之乡、花挑之乡、民歌之乡,是艺术之花盛开的沃土。
1、东路花鼓戏。东路花鼓戏与楚剧是“姊妹剧”(湖北的楚剧为“西路子花鼓戏”),早期叫“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1956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东路花鼓戏是由鄂东民歌演变形成的地方剧种,在大别山区、鄂豫皖三省流行了一百余年。早在清道光年间(1822年前)迓戏的传唱就极为普遍。史载:迓戏演于昼,观之易迷,听之易晓,价廉费省,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辐辏,乐此不疲。东路花鼓戏以其唱腔之高亢委婉,表演之形象逼真,伴奏之别具一格而构成独有的艺术特色。唱腔分正腔、小调和其他腔三类。正腔有东腔、对腔、二行、叹腔、火攻、四平、二高腔等,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小调有麻城调、扫台调、讨学钱、闹五更、放午学、卖杂货等数十支。其他腔有蜡花腔、净行调、七字腔等。东腔是东路花鼓戏的当家腔,男女分腔,源于鄂东民歌中的畈腔和蓐草腔。东腔高亢唱词以五字句或十字句为基本格式,传统板式有4/4拍节的慢板、3/4拍节的中板、1/4拍节的快板滚板和节奏自由的散板。方言音韵基本上是我国近代戏曲韵通用的中州十三辙,乐器只有打击乐,亦称武场面,由竹兜、堂鼓、云板、土锣、土钵、马锣、小锣组成。东路花鼓戏的行当早期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俗称“三小”,后来出现了生角、正旦、净角等。1930年代麻城花鼓戏班日益增多,涌现出了戴桂亭、邹鑫、刘玉清、潘凤仙、蔡喜儿等著名民间演员。1955年,麻城成立“麻城地方剧团”,1956年更名“麻城东路子花鼓剧团”。先后排演了《血泪仇恨》、《夺印》、《桃花岭》、《红灯记》、《龙江颂》、《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等大型现代戏,和。在此后的数十年,东路子花鼓剧团长期坚持上山下乡演出,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扁担剧团”、“全省上山下乡红旗剧团”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曾进行专题报道。1974年8月8日,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在武汉电视台演播厅,通过实况转播,为正在湖北视察的毛主席演出了东路花鼓戏《杜鹃山》。传统剧目《御河桥》被拍成电视剧在湖北电视台播出。1987年5月,东路花鼓戏《扯伞》赴省参加青年演员大奖赛,演员张汉青获铜牌奖,乐队获集体奖。1989年10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东路花鼓篇”。2006年,麻城东路花鼓戏进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湖北省八艺术节金奖剧目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
《麻城凤儿》根据何存中小说《姐儿门前一颗树》改编,取材于老区麻城发生的革命故事,剧中凤儿与牛儿在大槐树下相亲相爱,然而生逢乱世,牛儿国为家庭贫困,寻求革命,参加红军,凤儿为救牛儿父母,惨遭欺凌,一对恋人,几十年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情感跌宕,感人至深,表现了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无私无畏的革命斗志,忍辱负重的奉献精神。该剧以东路花鼓戏为表现方式,由省内知名剧作者主创,由麻城市东路花鼓戏剧团排演。
2、民歌。麻城民歌刚柔相济,曲调优雅,以“三百六十调”最为闻名。相传古代有一乡村文人周游麻城四乡,将沿途听到和采访到的民歌一一纪录下来,抄录整理为《三百六十调》,后世代代相传。麻城民歌包括号子、山歌、田歌、牧歌、小调、风俗歌、灯歌等。山歌包括四句式、五句式和鱼咬尾式三种,调子有正板、慢板、快板三种。牧歌歌词有《三百六十调》中现成的,也有即兴现编的,内容有插科打诨的,有体现机智的,有怀古咏物的,也有表现男女爱情的。近年来,麻城着力挖掘民歌资源,正在积极争创“中国民歌之乡”。
3、花挑。麻城花挑是湖北省独具风格的民间歌舞之一。花挑原流行于福田河双庙关一带。相传在唐代兴建“双庙观”后,在每年正月十五、五月十八的盛大庙会上,当地百姓创造了花挑歌舞。最初是用挑油茶籽的竹篮作道具,后来发展为用野花草装饰竹篮,或用彩纸编扎。最初的表演形式是:由花旦、男丑、女丑三人对答对唱,花旦挑着一担花挑在中间,男丑、女丑站两旁,同时随着打击乐、管乐表演舞蹈,边舞蹈边变换位置,直到三人排列成三角形。乐停起唱,边唱边舞。舞蹈动作主要有掂步、秧歌步及其他动作。在服饰上,花旦穿花衣和绿裤,腰系红绸飘带;男丑穿花衣褂和大脚裤,手拿一副竹板;女丑身穿大连襟衣服,耳坠胡萝卜,手拿破蒲扇。挑花挑唱词有固定的,也有即兴创作的。唱词每句七字,每段五句,加上一问一答两句,称之为“抢八句”。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对花挑演员形象和唱词进行了美化改造。1956年10月,福田河花挑节目《唱个兄妹在桃园》参加湖北省民间歌舞会演,获优秀奖,并被推荐代表全省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又获优秀节目奖。2006年,麻城花挑进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花挑唱词《麻城有个双庙关》
麻城有个双庙关,
正靠河南界岭边,
高山流水分南北,
九里冲来十里山,
山山都是好茶园。
4、叉灯。叉灯流行于福田河两路口一带,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多为节日演出。一般11—15人表演。一人手举伞形灯,位于舞台中央,其余男女各半围成圆圈,男的手拿竹板,女的手握方巾。先是举灯者边舞边念快板,其他男女绕其旋转。然后,举灯者念完快板词抛腔,众男女接腔小跳,转身亮相造型。基本步伐是半蹲行步和小跳步,造型有“犀牛望月”、“丹凤朝阳”等。叉灯歌词内容十分丰富,多为谈玄逗趣之类,有固定词,也有即兴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叉灯经过艺术加工搬上大众舞台。1956年,麻城叉灯参加全省民间歌舞会演荣获二等奖。
附:叉灯快板词《说扯白》
[单口]说扯白,就扯白,
扯个白就了不得,
六月炎天下大雪,
塘里冻死一塘鳖,
一个大姐去洗菜,
伸手按到两个鳖,
按到个母的不生蛋,
按到个公的算八百。
[群口]对,对,对,我们也是这样说。
5、连响舞。连响舞是流行于麻城各地的一种歌舞,其主要道具是用竹子、铜钱做成的“连响”。道具制作方式是,取三尺长竹棍,在竹棍两端的节与节之间破成对称小口,穿上铜钱即成。舞蹈时,敲打连响,沙沙作响。连响舞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各半,舞时每人拿一根连响,敲打左右手臂、腿脚,并按节奏作跳、走、进退、转弯、穿花等动作造型,以锣鼓、二胡等器乐伴奏。
6、采莲船。用竹篾彩纸扎成纸船,一人扮成美丽少女于船中,一人扮成艄公手我撑船竿。在锣鼓声中,艄公作撑船状。彩船绕场旋转。跑三圈后停下,艄公撑竿摇动,彩船作水中荡漾状。锣鼓停止,一人领唱,众人接腔。唱词多为喜庆祝贺之语,大多于春节元宵时表演。
7、蚌精舞。用竹篾纸布编扎成两片蚌壳,一表演者扮成美丽少女于蚌壳中(为蚌壳精),另一表演者扮成渔翁,手持鱼网,作理网、撒网状。表演时,在锣鼓声中,蚌壳精手我两片蚌壳一张一合,凝眸渔翁;渔翁一边注视蚌壳一边撒网,欲捕蚌壳精。如此反复兜圈子,直至渔翁将蚌壳精捕获。
8、狮舞。麻城狮舞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民国。“青狮跳一跳,胜似打清醮。”狮舞是平安的象征,现一般在春节期间巡回表演,祝福人们新年幸福吉祥。狮舞出入由锣鼓、灯笼开道,场面壮观,每到一户人家,都要鞭炮相迎,十分热闹喜庆。
9、蔡家山古窑。麻城歧亭古镇往西北方向10公里处有一座古老的窑厂——麻城蔡家山窑,是一座目前还保留传统方式拉坯、传统大龙窑烧制的窑厂。据传大约于宋代由蔡家在此建窑,但从两条旧龙窑地下所掘出的刻有“祟祯”字样的碾土石辊可以断定,在明代就有了陶器厂了。该窑能生产数百种日用陶器、陈设陶器。造型美观,式样精巧,图案清新,画工细腻,在一九七九年湖北陶瓷质量评比上,被定为特级产品,并誉之为“湖北真陶”。蔡家山窑以“描金刻花陶”的花货闻名。蔡家山的工匠生产的色釉——描金釉,用铅和不同的陶土配制而成红、黄、黑三色,也称红釉、黄釉、黑釉。这种釉涂上胎坯,附着力极强,烧成后,抗蚀性能好,永不脱落。釉面柔和丰润,深厚古朴,晶莹剔透,光亮耀眼,象是套了一层光瓷,又象是罩了一层透明玻璃。花纹图案,栩栩如生。蔡家山窑采取刻画与描金结合的刻陶装饰方法,主要部分以划花剔地的阳纹为主,次要部分以刮花阴纹作陪衬,主次分明,题材多反映花鸟虫鱼,汉纹卷草,地方风格鲜明突出。这一特色使蔡家山陶器在湖北别具一格,并影响半个湖北制陶业。
10、盐田河天福泰戏班。道光年间,鄂东首富夏映均在盐田河创办天福泰高腔大戏班,唱红了周边三省72县。夏映均为天福泰倾其所有,他卖掉了百亩良田,邀请著名川剧大师黄宝善做戏班班主,请四十八位绣娘绣制戏服。解放初期,湖北省文艺界还请天福泰的后期艺人胡继高参与湖北省楚剧团的建设。当年周总理来湖北视察,胡继高以精湛的技艺主演了《赵五娘描容》中的赵五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其剧照刊登在当时的《湖北日报》上。夏映均入选《中国文化名人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713-2916956 传真: 邮箱:234123754#qq.com
地址:湖北省麻城市建设路 版权所属湖北倍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邮编:438300
Copyright © 2004-2024 麻城信息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