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麻城历史文化

麻城历史文化

关键词:麻城,遗址,尚书,兵部, 名录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麻城信息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438300.net/
  • 感谢 mache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222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麻城历史、麻城文化、麻城旅游资源亦十分丰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古战场和古文化遗址随处可见。有三国魏尚书仆射毛玠、晋代名医王叔和、唐代名贤阎伯屿的墓葬,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与隐士陈季常经常相聚的遗址杏花村,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著书讲学的遗址钓鱼台“芝佛书院”。麻城还是明代吏部尚书李长庚、兵部尚书刘天和、徐寿辉义军太师邹普胜、张献忠义军兵部尚书周文江的故里。著名的风景名胜有龟峰旭日柏子秋荫、麻姑仙洞等三台八景。解放后兴建的三座大型水库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创建,更是别具情趣,长江鄂东主要支流举水河起源于麻城麻城市依河而建,并且在市区建有东门大桥和二桥以及水上公园等。更为有名的是麻城是中国历史八大移民圣地——湖广麻城孝感乡的所在地,是现在很多四川人、重庆人的祖籍所在地。

       我市东路花鼓戏麻城花挑等已被列为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夫子河鱼面、龟峰山传说、东山老米酒、蔡家山陶瓷等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化麻城】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灵魂和根基。文化已愈来愈紧密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基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先进的文化是一切“先进”之源,落后的文化是一切“落后”之根。我们只有从文化着眼,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才能更好地使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开启文化内核,促进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氛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进而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开启文化内核,大力弘扬和谐文化。

  弘扬修身文化,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要使个体保持内心的和谐,其根本的途径在于修身养性。麻城有着深厚的修身文化底蕴,一代廉吏于成龙在此留下无数佳话,苏东坡当年过从甚密的陈季常等3贤士为后世所景仰,万松、辅仁、明德等12大书院古香犹存。为此,我们规划重建于成龙纪念馆、三贤祠、书院,编印麻城名士风采丛书。在市民中开展评选“道德之星”活动,促进荣辱观的树立,利用电视、广告等媒体,常年宣传简单易记的修身格言,营造全社会的修身养性氛围,促进了市民修养的提高。弘扬关爱文化,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可以有不均,但不能没有爱。在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关爱意义重大。只要我们最大限度地弘扬关爱文化,社会不和谐因素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要建设关爱型政府。关注民生,关照弱势群体。近年来,我们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覆盖面,完善城乡低保,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整村扶贫等,更大程度地让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享受到“关爱政务”。要建设关爱型社会。大力倡导关爱风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今年,麻城“5·28”受难者的救助、白血病患者的成功救冶、“关爱女孩”行动等等,都由政府倡导,社会积极响应,形成了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社会氛围,增进了社会和谐。弘扬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殊途同归。面对日趋尖锐的人与自然矛盾,我们的文化思维必须从过去的“征服自然”转变到“尊崇自然”上来,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麻城作为后发地区,尽管环境质量优于不少经济发达地区,但越是这样,越是要在生态环境上站得更高,越是要在和谐发展上看得更远。近年来,我们围绕生态麻城建设,在农村实施青山绿水工程,推进了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在城市实施“显山露水”工程,不占山、不填水、不毁林,使市政环境更加符合自然的状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驱动文化引擎,促进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种底蕴、一种力量。文化愈深厚,动力愈充足,发展愈持久。要善于驱动文化引擎,形成不竭动力,促进持续发展。

  从红色文化中激发精神动力。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老区精神是今天我们建设新麻城的宝贵资源。从革命战争年代驰骋疆场的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41位共和国将军,到今天叱咤市场的丁周炎、王广平、宁大勇等一批民营企业家,时代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内在人文精神一脉相承。求新求变、不屈不挠、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已经成为今天麻城人民创新创业、率先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从移民文化中激发精神动力。麻城是明清两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圣地。那时,10万麻城乡亲前赴后继,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西迁巴蜀建功立业。今天,我们张扬这种荜路褴褛,敢闯天下的移民精神,有26万麻城人外出务工经商,有千余名“麻城海员”漂洋过海,每年境外挣回收入20多亿元。近来,我们又因势利导发展“回归经济”,一批麻城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这些流进流出的人士成为了推动麻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开放文化中激发精神动力。这几年,麻城的发展机遇好,优势突出,“一厂三高三铁”(大别山火电厂;大广、沪蓉、麻竹高速公路;京九、汉麻、沪汉蓉铁路)相继落户麻城。麻城由过去相对封闭的边缘地区一跃成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和开放前沿阵地。物的优势要靠精神优势来发挥,一分精神优势只能激活一分物的优势,十分精神优势才能激活十分物的优势。这几年,我们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突出招商,大搞开放。德国马勒、中电国际、华新水泥等一批批企业相继进入麻城,每年引进产业投资近10亿元,麻城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将达到200亿元,为麻城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

  三、铸造文化灵魂,促进全面发展

  文化是一种支撑、一种引领。打造文化品牌,铸造文化灵魂,才能更好地引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麻城的灵魂文化、品牌文化是什么?经专家研讨策划,我们确定为杜鹃文化。麻城有华中地区最大的古杜鹃群落。麻城杜鹃亘古及今,长盛不衰,象征麻城的历史文化,寓意古老麻城源远流长;麻城杜鹃像红旗,像鲜血,像烈火,象征麻城的红色文化,寓意光荣麻城代代相传;麻城杜鹃生自天然,分布较广,是麻城多样性植物的代表,是大别山自然风光的经典,象征麻城的生态文化,寓意绿色麻城生态家园;麻城杜鹃花似锦,红满天,美如画,象征麻城的当代文化,寓意优势麻城灿烂辉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2008年4月举办首届杜鹃文化旅游节,意在以节扬名、以节会友、以节厚文、以节鼓劲、以节活市,促进全面发展。

  以杜鹃节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努力培厚文化底蕴,激发文化活力,建设文化强市。围绕杜鹃节的举办,优教育、兴体育、繁荣文化,麻城博物馆、乘马会馆、市政文化广场、杜牧广场、李贽广场、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新建以及东路花鼓戏剧院的壮大等,有的已经启动,有的正在着手。麻城文化活力不断迸发,最近该市大型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荣获省戏剧节金奖。以杜鹃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麻城境内景观众多,龟峰山的雄壮,五脑山的幽静,九龙山的神奇,杏花村的古韵,杜鹃花溪漂流的刺激,红色文化的震撼等,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麻城已被规划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旅游服务基地。我们利用杜鹃节这种形式,使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重点开发“三山一村一条线”,着力打造美景麻城。系列开发东山老米酒、吊脚火锅、麻城肉糕、夫子河鱼面、火烧耙等民间特色食品,着力打造美食麻城。建设华中旅游大市,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杜鹃节促进城镇建设完善。以建设宜居宜商宜游城市为目标,结合杜鹃节的举办,全面推进“十大市政工程”、“九大绿化工程”的建设,还组织专家系统地对城市街道、社区等进行科学的命名,努力在城市发展中彰显出麻城文化的魅力。在乡村,把新农村建设融入青山绿水之中,推动生态家园建设,形成“一湾一画,一村一景”,努力凸现出麻城生态文化的品味。以杜鹃节促进开放搞活。以节会的形式来更好地展示麻城、宣传麻城、营销麻城,吸引更多的关注,凝聚更多的人气,招来更多的投资。使人因有文化而更富有内涵,城市因有文化而更富有魅力,社会因有文化而更加和谐,经济因有文化而更具活力。

  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麻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投资环境,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正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713-2916956 传真: 邮箱:234123754#qq.com
地址:湖北省麻城市建设路 版权所属湖北倍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邮编:438300
Copyright © 2004-2024 麻城信息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