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图文:“我家就在麻城孝感乡”

  • 金点子DM报
楼主回复
  • 阅读:3634
  • 回复:3
  • 发表于:2011/7/29 9:22:57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麻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位于重庆渝中区的湖广会馆


高岸湖边的古码头,移民由此离乡。沧海桑田,河流改道,如今是池塘。

  “回麻城去了”对非孝感人而言,纵有无穷想象,也难以想到是睡觉的意思

  今天,在以孝昌县为中心的孝感市部分地区,老百姓还常用一句口头语“回麻城去了”。

  麻城与孝感山水相依,血脉互通,来回走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为什么一定要挂在口头,并成为群体语言呢?

  再进一步,真的是回麻城去了吗?

  非也,原是指梦回麻城睡觉。

  麻城是我家,梦里都要回老家,一句口头语包涵的是一段古代中国壮烈的移民史。

  明清时代的孝昌县,十之六七的民众从今天的麻城市移民而来。

  放大到南中国,“当明之际,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清代学者魏源在《湖广水利论》中语)。

  在四川、湖北、重庆,“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是遍布各个角落的群体语言。四川省社科院2010年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今天的四川人,仍有六七成的受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祖籍在“麻城孝感乡”。

  邓小平同志的胞弟邓垦1911年出生于四川广安县,老人家前些年在接受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老祖宗还是麻城人,麻城县孝感乡。”

  前国家领导人李鹏祖籍也在麻城,李氏族谱记载,“吾庆之李,自湖北麻城迁居于此,已数百年。到今家世耕读,科名仕宦,代有其人。”2004年,李鹏携家人到麻城寻根。

  一篇认为“麻城孝感乡”子虚乌有的论文,意外地拨开了尘封500多年的历史

  川鄂渝民众口口相传的“麻城孝感乡”,正史却不见记载。

  2005年前后,成都两位研究者撰文,在列举了一系列证据后认为:麻城县和“孝感乡(县)”是两个互不隶属而并行的同级行政地区,于是,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是一个纯属虚构的、子虚乌有的地名!

  显然,研究者论证的结果是把“麻城孝感乡”中的“孝感乡”,与今天的孝感市(县)划了等号。

  消息传到麻城本土文化学者凌礼潮那里,巨大的疑团升起来“麻城孝感乡”真的只是一个传说?

  他以各类志书宗谱为入口,向历史的深处去寻找答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史之门被层层打开。

  清康熙9年的《麻城县志》记载:(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里各有图。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以户口消耗,并为九十四里。复并孝感一乡入仙居,为三乡。

  2007年,熊氏宗亲会在麻城召开,安徽省一位熊姓人士持一枚“麻邑四乡坛域图”的印模与会。经考证,此印是麻城古代丧葬仪式上道士唱醮时必用的一种印章,功用是为逝者指明返乡的道路。印章清楚地标明了包括孝感乡在内的麻城四乡名称和位置(仅仙居乡刻为仙女乡)。

  2008年,麻城文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刘明西在咸丰六年修《邹氏宗谱》中发现一则重要文献《都碑记》,该文为明末清初麻城人邹知新所撰,文中说:“去城东南七里,有乡碑,石磨当路,云是古之孝感乡都。”

  凌礼潮考察后确认,这个“孝感乡都”就是现在麻城市鼓楼街道办事处的沈家庄。

  至此,“麻城孝感乡”穿越五个多世纪的历史烟云,重现今人视野。

  它位于今麻城市西南部,包括今龙池桥街道办事处和鼓楼街道办事处大部、白果镇北部、中馆驿镇、宋埠镇、铁门岗乡、歧亭镇、顺河镇南部至红安县东南一带,面积1200平方公里。

  从元末明初至清中期,麻城孝感乡(含合并后的仙居乡)向四川、重庆等地连续大量移民,成为我国著名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

  (另七大移民集散地是:河北小兴州、山西大槐树、山东枣林庄、苏州阊门外、江西瓦屑坝、福建石壁村、广东珠玑巷。有学者对个别移民地的真实性存疑。)

  “麻城孝感乡”已从地理名称、历史记忆,上升为文化符号

  2007年秋,四川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周友苏到麻城寻根,凌礼潮向客人介绍了“麻城孝感乡”的有关史实,引发周友苏极大兴趣。“麻城孝感乡”现象随即进入四川省社科院研究视野。

  经川渝鄂,包括麻城本土学者的不懈努力,远去的历史,一点点被还原。

  麻城孝感乡移民可上溯元末明初。迁川人口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元末随明玉珍入川的军人及家属,二是明初入川的麻城土著,三是江西移民在麻城居住数代或数年后入川的人口。

  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著名移民研究专家曹树基估计,随明玉珍入川的部队和家属有40多万人。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麻城人,也有一部分是孝感县人。

  明崇祯16年(1643年),张献忠占领麻城,麻城57000人参加起义,被立为“新营”。同年冬,张献忠率领30万大军(内有5万余麻城将士)溯长江打进四川。张献忠战死后,麻城义军多数人在四川安家立业。“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几乎同时代,大规模迁入迁出的人口,保证了孝感乡人口的动态平衡,但最终在1472年,因人口“入不敷出”,孝感乡名称被取消。

  四川省社科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移民研究专家陈世松教授认为,随着元末明初以来湖广人大量涌入四川,到明代,四川已然成为一个以湖广人为主体的社会。

  陈世松进而认为,在身份认同与个人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古代,“麻城孝感乡”因为人多势众,才俊辈出,引领社会主流,渐渐成为一种公共身份符号,被移民集体认可。“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祖籍麻城孝感乡”,由此口口相传成为群体语言,进而成为群体记忆。

  “麻城孝感乡最初只是一个地理名称,但它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它的内涵,以致它作为地理名称消失后,作为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留存下来。”凌礼潮说。

  这段历史的“复活”,顺应了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记:“怎样看待这段壮烈的称民史呢?”

  凌:“ 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古代的一次西部大开发,麻城孝感乡移民为巴蜀经济重建和社会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麻城孝感乡"是川鄂渝血脉连结的历史坐标和精神家园。先人筚路蓝缕的精神,感天动地。”

  记:“今天的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迁徙的社会。迁徙从本质上讲,是文化的流动与融合。”

  凌:“仅仅研究一下四川麻城两地的方言,就能触摸到两地文化同根同源的影子。推而广之,中华民族大家庭各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积淀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血脉,我们因此能够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记:“有些远去的历史会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活"过来,用以昭示后人。”

  凌:"麻城孝感乡"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段历史的"复活",顺应了人们物质生活富足后,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室内外装饰-刘
  • 发表于:2011/8/2 21:36:43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怎么草草厂哪儿有个孝感乡古码头!
承接室内外装饰工程。。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