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孝感“同乡传说”背后的记忆拼接

  • 萌萌哒
楼主回复
  • 阅读:1846
  • 回复:0
  • 发表于:2016/1/22 18:55:20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麻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几百年来,四川的移民后裔,大多数都声称自己的祖籍是“麻城孝感乡”。“麻城孝感”几乎成了“湖广填四川”的标志,让不少四川人完成了认祖归宗的家园记忆。

  对此,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却有新看法。在最近出版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中,他力图表达这样的观点——麻城孝感未必是大多数四川人的祖籍,或许只是四川人在历史、社会演变的长河中,“完成的一次家园记忆的集体拼接”。

  该书是陈世松等人“湖广填四川”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区域文化整合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麻城孝感乡”现象的历史解读与认同建构》的最终成果。

  A

  作家艾芜把故乡搞错了

  陈世松从一个个误会与求真的“寻乡”故事中发现了“移民”文化的更大价值,从“麻城孝感”出发,他试图系统梳理、详细探讨延续了上百年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移民活动。

  自己的祖先究竟生活在哪里?著名作家艾芜就曾搞错过。他在1947年讲述家族历史时说:“我自己的祖先,前七八代人,就是由湖北麻城县迁去的,而且,不只我一家,几乎附近好些县的人,都来自于湖北麻城县,这都是有谱可考,并非由于传闻。”后来,他在《我的幼年时代》又一次重申,祖先来自湖北麻城,并以十分细腻的笔墨,描述先祖迁川的历程。然而,1980年《汤氏族谱》发现后,本姓汤的艾芜老人认可了其祖先来自湘西,并非麻城。有趣的是,尽管如此,艾芜亲属王沙还是告诉记者:“现在家里人还是会说,我们来自孝感乡。”

  有不少原本认为祖先来自麻城孝感的寻根者前来陈世松担任主任的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找线索,结果却发现自己弄错了。

  在陈世松看来,在中国大地移民史上,在有迁徙历史的人群中,有大量移民后裔声称自己祖先来自同一个很小的地方,这种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这被史学家称之为‘祖先同乡传说’”。例如,在华北以及江苏、安徽、陕西和东北等地,广泛流传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的说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多将“南雄珠玑巷”视为祖籍地;福建“宁化石壁村”则被客家人视为其渐次南迁的祖籍地;“苏州阊门”被苏北地区的人们视为祖籍地;江西鄱阳“瓦屑坝”被安徽及鄂东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在四川,“麻城孝感乡”被不少人认为是原乡。

  在这些说法中,作为某一地区祖先来源地的地名,小至一乡、一村、一巷、一坝,乃至一座城门、一棵树,往往记述得十分具体,细致入微。这些移民发源地如何被千百万移民及其后裔世代牢记在心中?其中历史的演变,蕴藏着一时难以细说的文化奥秘,还值得去细细地寻找和拼接。不过,陈世松认为,一个小小的孝感乡并不足以支撑庞大的移民填川工程。“孝感可能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它演变成一个符号,支撑了共同的回忆。”

  B

  小乡场何以出现大型碾米场?

  “麻城孝感”是如何成为集体记忆的?业内意见认为,主要是有人“冒籍”和“误籍”。而孝感则很可能是一个移民集散地。

  分析四川人认同“孝感传说”的原因,陈世松认为:“与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频仍有关,与大量零散移民抱团求生有关,也和官府对统一移民实施优惠户籍政策有关。有时,当战乱结束后,官府要求登记户籍,一些民众随个大流,胡乱报个‘麻城’了事。”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的支持,他认为“冒籍”和“误籍”是“祖先同乡传说”得到认同的重要原因。

  1621年,蜀地发生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兵乱,成都城曾被围困百余天。四川布政使朱燮元在《蜀事纪略》中记录了当时成都人的生活状况。正当朱燮元率兵护城时,众多成都人却“毫无守土之心”,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并非成都本地人,而是孝感移民,可见“孝感记忆”在四川民间获得了很高的认同度。

  在四川,麻城孝感乡享有盛名,但在正史中,这个地名却罕有记载。其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1670年的《麻城县志》,而且“孝感”是否是一个乡也并不确定。陈世松告诉记者,“孝感”二字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为天下先”,因此,百姓生活中因“孝”而感动的故事很多,有些地方也就顺势留下了“孝感”的地名。

  2008年,麻城市民刘明西在编辑当地的邹氏族谱时,发现了清初人邹知新撰写的一篇《都碑记》。碑记有孝感乡“位于去城东南七里磨子场”一说,作为罕见的文字证据吸引了众多研究者。“都碑是立于当地的一块碑碣,现在还保留了碑座,而碑文中记载当地曾有一个大型碾米场,共有九块磨盘。”陈世松说,“在一个没有明确行政级别的乡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大型的碾米场,一定是曾经有过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因此这里有可能就是湖广两地的‘移民集散地’。”陈世松研究发现,因执行明太祖“迁民之策”,这个碾米场一度成为移民办理迁徙谱牒的临时公署,湖广地区的移民必须到孝感乡集中,领取派发凭证、分编队伍由官差等遣送至川,而四川各地政府只需验证麻城孝感乡发的凭证即可安排入籍。当移民派送完毕,临时公署自然就消失了,但留在移民心中的记忆还在代代相传。

  这个发现,把“湖广填四川”的年代提前到了明初,那么,这场大移民是从明朝开始的吗?

  C

  “湖广填四川”可能始于元代

  历史上移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同时代多次完成的,“湖广填四川”可能早在元代就开始进行。

  在陈世松的继续追寻下,他发现“麻城孝感人”甚至可能从元朝就开始入川。

  据《元史·兵志》载,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元朝决定在四川创立一个由14个军屯所组成的军事屯垦区,规模达数万人。

  陈世松考证多份史料,发现这14个军屯所中出现了“崇庆州之大栅镇孝感乡”“崇庆州晋原县孝感乡”两个地名。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凡有以“孝”命名的地名,往往与本地出了感天动地的“孝悌”故事有关。但陈世松查证了崇庆州(今崇州)古今历史,在元代以前,根本找不出这样的“孝悌”故事发生。两个“孝感乡”从文化来源看,明显与崇庆州当地没有多少关系,“这两个地名很可能是当时的军屯番号。”

  参与屯田的军士,其中颇多来自外省。“两处‘孝感乡’军屯的名号,很可能是由屯田的麻城孝感乡人带进来的,出于自我认同的需要,‘孝感乡’移民概念渐渐传播开来。”陈世松说。

  这一发现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文化研究中令人瞩目的成果,北京师范大学赵世瑜教授认为,“所谓‘湖广填四川’并非单指清初的移民浪潮,只不过清初这一次规模较大。更重要的是离今天最近,所以记忆最清晰。”

  不过,元明时期,大规模移民活动,无论是军籍移民还是民籍移民,无论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几乎不见于正史记载。“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当一个地方的人口缺损,土地无人耕种时,地方官员就会上报请求‘移民’,百姓的生活与国家的安排是联系在一起的。走不走,走到哪去,可能都是地方治理的常态,算不得大事。因此,官方文献少有记录。而军事目的,可能也需要保密。”陈世松说。

  幸而,官方史料的欠缺,并不能阻挡人们的“寻乡”之路,代代相传的家谱、族谱拼接起了故土的印象。

  内江《周氏族谱》记载,明洪武时期,四川空虚。“圣祖仁皇帝遂下诏令湖广黄州麻城孝感乡填实四川。我祖奉命襁负其子,入川于红合乡落业。”

  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来自麻城孝感乡的王氏祖先迁入四川,定居在今隆昌县一个叫大佛坎的地方。王氏族谱记载了当年,王氏祖先是因为军事需要被安插在这里。“这充分说明‘湖广填四川’未必都是单纯的人口缺乏,还有驻防和地方治理的需要。”陈世松说。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